裂是和田玉當中是一個硬傷,很多時候裂會影響整體的利用,而且裂都要做切除處理。
但我們說過,和田玉當中的很多瑕疵,只要利用得當,它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雕刻素材!
那麼裂也能利用嗎?答案是,是的!我們來看下面這塊:
我們可以看到,這塊料的表面有明顯的兩道裂,說裂其實並不太準確,準確的說是兩道綹。很淺,對整體影響並不大!
這兩道小綹我們都能看出它無傷大雅,而一般的考慮都是把它簡單的切掉就可以了,對整體影響也不是很大!
但也許我們還有別的處理方法,就像這樣:
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出這件作品所要表現的內容。玉雕師在裂的下面雕了一顆樹,巧妙的把裂處理成樹冠,如此就是一個很有立體感畫面感的風景!
其實這個裂可以去除,但作品巧妙的保留了它,讓這件作品更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和欣賞價值!
很多人首先會看到這個作品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裂,但細一看會為這件作品的設計巧妙而稱奇!
這就是裂!它是一個幾乎都要被切除的瑕疵,但它其實也可以保留下來,給作品一個更多可以欣賞的風景!
哪些裂可以留
但並非所有的裂都可以保留,裂的利用其實要有很嚴格的要求。
首先,它不能對玉質本身有大的影響。
就像上面我們看到的那兩個小綹,它們對料子本身沒有太多的影響。所有可以利用的裂一般都是兩種:小的綹、愈合的裂!
之前我們講過裂的種種,裂有大裂,有內裂,有斷裂等等,而有些裂其實無傷大雅。比如這些:
已經愈合的裂,裂里也有皮色,其實很多時候這種裂如果有好的設計完全可以保留,因為裂本身已經愈合,對玉質本身不會有太大影響。
其次是這種:
表面的小嵌口,也就是我們說小綹,這種小嵌口是平行於籽料表面的,很淺也很薄,對玉質內部不構成影響。
如果有好的設計,那麼這種嵌口其實也無傷大雅。
最後就是裂有特點。
裂有各種,有長有短,深淺不一。而有些裂其實很有特點,就像這種:
其實這個裂本身看起來就如同一副山水畫的感覺。也就是裂不影響玉質本身,而且本身有一定的美感!
這樣的裂其實如果能利用好,那麼會是這件作品非常大的特點。
關於裂,在常規的觀念中,我們都要把裂切掉,但其實有時候我們換個角度思考,把裂留下,你會發現那件作品就變的獨一無二,就變的極有特點,它會成為這件作品的特色,也會成為我們欣賞的焦點!
瑕疵的另一種定義
平常我們說瑕疵就是毛病,這個說法沒錯,但其實有時候我們對瑕疵換個角度,就能對它有一個新的理解。
瑕疵其實也是一個料的特點,正是因為有了瑕疵,才讓這塊籽料成為了這樣!
所以對待瑕疵,有時候我們不必著急去下定論,這個裂,這個髒,這個僵我要切除它。如果你換一個角度,這個裂、這個髒,這個僵,我要保留它,那麼一件不一樣的作品就會出現。
就像這樣:
這個裂同樣用的很巧妙,如果沒有這個裂也許也不會給我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。
這個髒我們多叫它火龍果,但火龍果也不一定都是要扔掉的,如果你換個角度去欣賞它,
它也可以變成黑天鵝!
帶僵料,一般我們都比較害怕,如果竄僵會怎麼辦?但其實我們要知道,僵也是它本身的一部分,如果切掉,就失去了它的完整性,做一個巧雕,也是非常驚艷的作品。
就如同一些皮色象形籽一樣,如果你發現了它,那麼價值就能提升很多,對瑕疵其實也是一樣!如果你發掘出這個瑕疵的價值,那麼它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!
看懂瑕疵很重要
很多人對於瑕疵的理解就是不好的,但其實瑕疵首先並不是定義它的好壞,而是要看懂它!
有些瑕疵是堅決不能留的,有些瑕疵是可以留下做巧雕的。有些瑕疵是對玉質有很大影響的,有些瑕疵其實只是它的一個美人痣罷了!
而這些觀念的不同,就在於你能不能正確的讀懂瑕疵。
有些人看到裂就會感覺拿不准,不知道這個裂到底有多大影響,所以就感覺裂比較可怕,但其實你如果能讀懂它就不會感覺這個裂的存在了!
再比如一些髒,其實有些髒在雕刻的時候是會去除的,有些髒也可以利用,所以髒並不代表它一定要是一個大問題!
還有一些棉,和田玉的棉其實也有一些不同,有些棉很聚集,有些棉很小,也就是我們說的針點棉。
棉不一定都能利用,但棉其實對視覺上的美影響很小,很多棉需要拿著放大鏡才能看到,即使肉眼能看到也需要在特定的角度。所以對於一些棉不要過於在意,它沒有那麼可怕!
總之,對於籽料而言,有時候我們突破傳統的觀念,你會發現一個新大陸,尤其是瑕疵。籽料中那麼多裂,肯定有一部分是可以利用而且很美的。籽料中有那麼多瑕疵,肯定有能巧雕出效果的那一部分。
瑕疵並不一定是差的,很多時候瑕疵里也隱藏著風景!不是嗎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