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千年源遠流長的玉文化長河中,在玉石上刻字始於何時,如今依然難有確切的考證,但要說在什麼時候開始在玉石上雕刻書法字畫,那應該就是明代嘉靖萬曆年間了。
萬曆年間,有著“吳中一絕”和“一代宗師”之稱的陸子剛,開創了富有藝術新特色的玉牌——子岡牌,他大膽地將詩、書、畫、印統一表現在玉上,開一代玉雕藝術先河,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自子岡牌伊始,書法在玉石上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,並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別具韻味的玉雕文化。
明代時期,書法文字還只是出現在玉牌的背面,多刻以洗練的文字或簡潔的詩詞。
這種書法玉雕文化在清代達到高潮。清乾隆時期的很多玉器,都刻有乾隆御筆的詩詞文賦及其他銘文,並成為那個時代的一種獨特的玉器文字裝飾文化。
▲乾隆玉器
藝術都是融會貫通,互相借鑒的。在和田玉書法文字的創作上,其實還借鑒了古代秦漢瓦當和詩詞、曲賦。
瓦當:古人訓“當”為“底”,因為陶瓦一塊壓一塊,從屋脊一直排列到檐端,而帶頭的瓦正處在眾瓦之底。瓦當的下面是椽頭,“當”可以抵擋風吹、日曬、雨淋,保護椽頭免受侵蝕,延長建築壽命。
▲箭頭所指處就是瓦當
當時的瓦當上多刻以吉祥銘文,比如長樂未央、長生無極、千秋萬歲、千秋長安、延年益壽、永壽無疆、天祿永昌等含有吉祥寓意的文字。
▲千秋萬代瓦當模板
玉雕就將這種銘文直接借鑒到玉石上,通過篆書、隸書、楷書、甲骨等不同的書法形式,將其雕刻出來。而對於詩詞、曲賦,更是信手拈來。
在玉石上雕刻書法文字,或方正古拙,或拙中有巧,或大度雍容,雖然形式各有不同,但都可以充分表現出和田國玉的深厚文化內涵。
相比玉雕中的各種紋飾和圖案,文字更能表達玉雕創作者的意圖,因為文字本身就是抒發大願和祝福的最直接最集中的方式。
而在現代玉雕創作中,玉雕師對玉雕上的書法文字則運用得更加隨意,不僅會採用銘文、詩詞、曲賦,還會採用經書、梵語,甚至是自創的詩詞、短句等。
但不管雕刻的是什麼文字,圖文結合依然講究藝術性、趣味性、和諧性。
玉潤綿千載,書法延千年。當中國書法與溫潤的和田玉相結合時,一種靜言大美的藝術之花就綻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