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百獸之王的老虎,其實在歷史上有一些很彪悍的名字,像是:白額侯、彪、斑子、戾蟲、斑寅將軍、封使君、十八姨……
而且虎的地位在古代是和龍差不多的,《周易·乾卦文》中載:“雲從龍,風從虎。”
龍飛於天,虎行於地,虎就是雄偉強盛的象徵,是世人所崇拜對象。
王者風範
十二生肖中虎排第三位,有著守護的含義,作為守護獸的老虎,在千年前也是帝王陵墓前不可缺少的鎮墓獸。
《封氏見聞記》中寫:“秦漢以來,帝王陵寢,有石麒麟、石闢邪、石兕、石馬之屬,人臣墓有石人、石虎、石柱之類,皆表飾墳壠,如生前儀衛”。
在古代,人們會稱勇敢男孩為“虎子”,勇將為“虎將”,軍營里調兵遣將的信物為“虎符”,危險境地稱“虎穴”,包括現在常說的“虎父無犬子”,都是因為虎的霸氣。
甚至當一個人打贏了老虎,那麼他就可以說是英雄,比如我們熟知的《水滸》里的“景陽岡武松打虎”。
因為虎的勇猛威武,雕塑、繪畫、小說、戲曲、兒歌等各個領域中,它形象無所不在,成為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畫虎難,雕虎更難
常說“畫虎畫皮難畫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。”殊不知畫虎難,雕虎更難。
和田玉積天地靈氣而成,厚朴純粹,是古代皇帝欽點的“王者之玉”;老虎額上有“王”字紋若隱若現,以玉雕虎,意味無窮,卻也困難重重。
玉雕師要雕虎,就要瞭解虎,知道老虎的肌肉走向,骨骼結構,而後才能“下刀如有神”,而且不像畫虎,畫錯了再來一張就是,雕虎錯了一點是四不像,錯很多就是前功盡棄了。
雕琢精美的玉虎,虎眼炯炯有神,肢體充滿力量感,肌骨間似乎蘊藏著蓬勃的生命力,堅韌威猛,不可侵犯。
有的玉雕師還會將玉雕虎與梳毛的玉雕工藝結合,在玉上展露出老虎的皮毛的柔軟,剛柔並濟,質感十足。
玉中老虎的題材有許多,比如:
虎嘯山林,老虎的身姿旁襯以遒勁的蒼松,有一股凜凜風姿;龍騰虎躍,老虎與游龍相峙,盡顯王者之風;伏虎羅漢,羅漢與老虎一同雕刻,體現出勇敢堅毅、不畏艱險……
“瑞”虎豐年
《風俗通義》中說:“虎,百獸之長也,能執搏,挫銳,噬食,鬼魅。”
虎是森林之王、百獸之長,又能啃食鬼魅,佩戴玉雕老虎有著闢邪消災的作用。
老虎非常威猛有力量,是百獸之王也是深林之外,玉虎借其威猛和陽氣,寓意著能夠安宅闢邪,護佑平安。
虎與“福”諧音,玉虎也是象徵著福氣在身邊,非常吉祥。
“秦皇掃六合,虎視何雄哉。”——李白《古風》
古代稱厲害的軍士將領為“虎將”,調兵遣將的兵符叫虎符,所以玉雕虎也是權利與力量的象徵。
虎在玉中的形象豐富多彩,有威武霸氣,也有可愛軟萌,對於這樣的玉雕虎,你喜歡嗎?